【政策大數據平臺】項目速讀(293)丨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2023重大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通知
各全國學會、學會聯合體,有關企業科協:
為進一步加強科技前瞻研判,引領原創性科研攻關,打造學術創新高地,推進科技自立自強,中國科協組織動員全國學會、學會聯合體、企業科協,面向國內外科技組織和科技工作者,征集全球共同關注的前沿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?,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征集時間
自通知印發之日起,至2023年4月20日止。
二、征集內容和領域
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經濟主戰場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征集對未來科技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。聚焦原創性、引領性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,特別是制造強國、質量強國、航天強國、交通強國、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。
征集范圍原則上覆蓋所有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,重點征集數理化基礎科學、生命健康(含醫學)、地球科學(含深地深海)、生態環境、制造科技、信息科技、先進材料、資源能源、農業科技(含食品)、空天科技等10個科技領域。
三、征集方式
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、學會聯合體、企業科協(以下簡稱推薦單位)組織征集推薦。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會建設項目的50個學會原則上必須推薦。推薦單位可單獨或者聯合推薦,鼓勵聯合相應國外科技組織和國際專家共同推薦。高校、科研機構等需聯系有推薦資格的單位提交問題難題。每個推薦單位可推薦前沿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各3-5個。
四、推薦程序及要求
1.制定推薦方案。方案要明確推薦原則、推薦標準、推薦流程等事項;明確由全國學會、學會聯合體理事長,企業科協主席牽頭主持問題難題推薦工作,并負責最終審定;明確專人作為學術秘書和聯系人,負責征集推薦工作的落實推進。
2.成立專家推薦委員會。推薦單位成立能代表本領域、本學科學術水平的專家推薦委員會,負責對問題的前沿性、引領性、創新性、戰略性進行把關,對問題的方向、表述方式、顆粒度等提出優化意見,審定推薦問題難題并審核推薦文稿。委員會專家不少于15人,聯合相應國外科技組織推薦的,應邀請國外相關領域專家參加專家推薦委員會。
3.廣泛征集問題難題。要面向分支機構、地方學會、學會理事、全體會員及企業科技工作者廣泛征集,定向邀請本領域有戰略眼光、全球視野的科學家、工程師、技術人才提出問題,動員邀請歷年入選過問題難題的作者和推薦專家提出問題,通過召開專家研討會等方式研討提出問題。
4.確定并提交推薦問題。征集的問題難題應經專家推薦委員會充分研討篩選,把關審定后確定可推薦的問題難題,推薦材料經理事長、企業科協主席或相關負責人簽字后通過活動專題網站(scique.kczg.org.cn)按照相關要求上傳提交。
每個問題難題應包括問題題目、所屬學科、關鍵詞、問題正文(含問題描述、問題背景、最新進展、重要意義)。正文長度2000字左右。除標題及關鍵詞以中英文雙語對照撰寫外,其余內容均以中文撰寫(附件1)。不按照規定格式撰寫的問題難題將不能進入遴選環節。
五、遴選與發布
中國科協將組建領域專家組和終選專家委員會,通過初選、復選、終選等環節,對推薦問題進行遴選評議,遴選10個前沿科學問題、10個工程技術難題和10個產業技術問題。通過終評遴選的30個問題難題將面向社會發布。入選的30個問題難題正文將匯編出版。圍繞入選的問題難題召開系列高層次研討會,形成建議報告呈送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,編寫科普文章并結集出版。
六、工作要求
1.深化與國外科技組織合作,鼓勵聯合國外科技組織建立本學科本領域的問題難題征集發布機制。
2.把握問題難題界定,以問題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;聚焦“點”上的問題,原則上應細化問題顆粒度至少到三級學科以下;對于既需要科學原理創新也需要工程技術應用創新的問題難題,可考慮進一步細化問題;對于跨領域、跨學科、交叉融合的問題難題,視情況考慮明確應用領域和場景。
3.推薦單位應把問題難題遴選發布作為學術引領的重要內容,納入年度工作計劃,建立常態化的問題難題征集、評選、發布機制,在此基礎上擇優遴選向中國科協推薦。
4.推薦單位應對發布的問題難題進行持續跟蹤評估,及時了解問題難題解決情況、國家圍繞相關問題的布局情況、以及科技工作者對解決問題難題的意見建議等,推動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問題難題開展協同攻關。
聯 系 人:馬睿乾 閆 爽
聯系電話:010-62131371,62106811
電子郵箱:chinakx@stimes.cn
附件:1.前沿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撰寫格式模板.docx
2.前沿科學問題、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推薦表.docx
中國科協辦公廳
2023年1月29日